汪兆骞试图对鲁迅的生平与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剖析与阐述,展现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多维度的鲁迅形象。 本书聚焦鲁迅从绍兴少年到文学巨匠的生命轨迹,从鲁迅所处时代、环境,以及其亲人、朋友入手,客观公正地叙述其人其事,力求不神化鲁迅,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鲁迅。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主线是鲁迅生活成长、性格思想形成、作品创
丛书按照黄河流经齐鲁大地(山东)的先后顺序,简述了涵盖25个县(市、区)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人文景观、革命旧址、民俗文化、自然风光等。用百幅绘画作品勾勒出了黄河流域齐鲁大地丰富多彩的画卷,以速写的形式表现了古建筑、纪念塔、红色教育基地、民间故事、名人志士、黄河风景等。利用绘画作品结合文字描述,图文并茂展现黄河以及黄河
本书以黄文弼先生的著作《西北史地论丛》为底本,从关于新疆的山系、水系及西域诸国的分布与变迁等主题的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的论述部分进行汇编,以体现作者将历史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主要研究特色,这对当代中国读者深入了解西北这片土地有着深远的意义。
全书分为汪国真诗歌精选和回忆汪国真两大部分。汪国真诗歌精选部分不仅收录了诗人的经典作品,还汇集了其早年发表在《诗刊》《星星诗刊》《中国作家》等权威媒体上的全部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忆汪国真部分。2023年年初,在汪国真艺术委员会主任、汪国真胞妹汪玉华女士的亲自邀约下,共征集到21篇由汪国真生前好友撰写的纪念文章。这些
经纬度丛书·财与兵:中国近代化与晚清政治博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与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发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清华大学组织创办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2023年10月21日上午,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开
1914年之前的欧洲大陆,贵族云集,享受着帝国和工业化带来的成果;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久盛不衰的幻觉顷刻之间化为乌有,遍地都是纵横交错的泥泞战壕,成千上万的人在泥泞中挣扎、相互杀戮。正当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和美国士兵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西部浴血奋战之时,另一场战争也席卷东欧,血腥程度不亚于西线战场。这场冲突消耗
本书为看懂敦煌系列的一本。历史上的敦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方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不同的文明在这里相遇、碰撞、交流,促成了敦煌的繁荣,造就了魅力四射的敦煌文化。看懂敦煌系列图书共6册,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小读者打开一扇敦煌文化之窗。《敦煌壁画里的器物》讲述在壁画里出现的工具,不仅有古代敦煌人必不可少的日用
青浦老城厢,即指老县城及其周边地区。万历元年(1573年),青浦复县,县治从青龙镇迁移至唐行镇(即后来的城厢镇、青浦镇)。青浦城池面积虽不算大,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县衙、学校与寺院庙宇错落分布,商铺店肆沿街林立,俨然一座景色秀美的江南水城。《青浦老城厢》由原青浦老城厢所在区域今青浦区盈浦街道组织编写。全书从文脉人脉商
本书讲述了周瑞金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办报中倾注的心血、智慧与政治担当,将读者看不到的编辑部故事和盘托出,让读者走进周瑞金和党报报人的内心世界。从党的地方机关报到中央机关报,周瑞金的个人命运始终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人生道路与时势风云紧密相连。本书通过周瑞金报海沉浮的生动故事,真实展示共和国培养的一代报人中这一个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