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敬佑生命,选取裘法祖、过晋源、金问淇等12位不同学科、不同历史时期的医生代表,集中展现医生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第二部分救死扶伤选取邵丙杨、黄云樵、童尔昌等12位医者为救死扶伤从医学教育、开创学科等多方面的努力;第三部分甘于奉献选取林竟成、夏穗生、蒋先?等12位医者在医院临床、管理等不同岗位上
中华的先民早就创造了富有诗意的生存方式,华夏大地在整体上就是诗意生存的乐土。诗意生存是中华文化最为耀眼的精华,这份丰厚文化遗产的继承权首先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本书用简练平实的语言,评述烈士屈原、隐士陶渊明、豪士李白、儒士杜甫、居士苏轼、侠士辛弃疾六个诗意人生的典型,促使我们领悟人生的真谛。全书分为8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
本书通过对安丘地区部分人文历史档案加以钩沉、整理、考辩,着眼于历史变迁,史料研究,采集了安丘地区圣贤、孝义、饮食、美酒、风物等方面的资料编辑而成。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当代、惠及后世为宗旨,实事求是地总结、记载了安丘地区人民在行进道路上所遗留的足迹,并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信息,窥见社会的不断进
本书为泰戈尔之父、印度思想家家代温德拉纳特·泰戈尔自传。作者是印度近现代哲学与社会启蒙运动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山。本书聚焦其中青年时期,自18岁祖母去世至41岁重新入世工作的经历。在此期间,作者从终日生活奢侈的“王子”,逐渐蜕变为锐意变革的世俗领袖。本书共分39个章节,详细讲述了作者从早年的内心挣扎与漫漫求索,走上精神之旅
刘学锴先生对温庭筠研究具有开山之功,其《温庭筠全集校注》《温庭筠传论》《温庭筠诗词选》自出版以后,长销不衰。书稿将《温庭筠传论》与《温庭筠诗词选》内容加以糅合重编,更名为《刘学锴讲温庭筠》,去其重复,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温庭筠传;下编为其诗、词、骈文、小说概说,各附选注解说。同时,新增《误读出来的正史——以<旧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融合路径,致力于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德育工作有效结合,形成长效机制,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书首先从
本志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助项目,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小海子镇发展变化的全貌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上限始于清代,下限至2020年12月。采用纲目体,共设7个部分,纲下设目。主要采用述、记、志、图、表、录6种体裁进行表述,全面展现了小海子镇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本志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助项目,是一部记述三合村村情、村史、村貌的村级志书,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三合村发展变化的全貌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村民相敬相融、守望相助,共同发展致富的历程。上限始于1937年三合村建村,下限至2022年12月31日。
本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助项目,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王爷府镇建制以来的历史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下限至2020年。基本设置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共设9个大类。综合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在全面记述王爷府镇的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概要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王爷府镇的历史文化、经济产业、
本志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助项目,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发展变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上限追溯至公元306年,下限至2021年12月,个别重大事项延至搁笔。采用纲目体,设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突出记述金河镇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