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是世界显学,其文献具有重大的历史、考古、艺术和社会价值。除了分藏英、法、俄国国家图书馆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四大收藏地,散藏世界和国内各收藏机构的敦煌文献也相继披露。但各地敦煌文献,或无完整的全彩图版公布,或仅有目录和叙录,为推动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适应新时代的敦煌学研究,全面整理出版敦煌文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
梁上椿,字西樵,又称岩窟梁氏,山西定襄县人,所著《岩窟吉金图录》是继《岩窟藏镜》后又一重要青铜器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彝器篇,共收录器物66件,下卷为兵器、车马器、杂器卷,共收录器物76件。梁上椿编辑《岩窟吉金图录》的初衷是有感于中国青铜研究仍注重商周葬器,“对于兵器、车马器、杂器则仍缺”,希望有学者能进行“兼收
此次影印出版的《岩窟藏镜》是山西博物院藏的民国时期出版的古代铜镜研究集大成之学术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科学研究铜镜的专著。该书一函六册线装,分四集。第一集为先汉式镜,第二集为汉式镜,第三集为隋唐式镜,第四集为宋金元明清诸镜。全书共收录历代铜镜624面,梁上椿将每面铜镜都标注了出土地点、尺寸、重量、锈蚀痕迹、完残状况,对其
本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深入挖掘崮山文化内涵,可以说,“每一个崮都是一座博物馆”,每一篇文章都堪称是介绍崮乡的精品导游词,从而吸引更多读者前来临朐访崮寻古旅游。崮,又名方山、“桌状山”。大约五六亿年前,在强烈的地壳切割、抬升等多重地质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如盖,四周陡峭似劈的独特山体。2007年8月,国家又将其列
《新马路上》是一本讲述宁波江北与“新马路”相关城市记忆的通俗读物。新马路,1912年铺筑完成,长910米。最初为泥质碎石路,1931年改建成宁波历史上第一条水泥马路,这正是“新马路”路名字中“新”字的来历。“一条新马路,百年宁波史。”在新马路上的每一个地标建筑,背后都指向了一段城市历史,它们由点及面地串联起了宁波开埠后
1887年作者22岁时来华,先任《字林西报》编辑,后进入中国海关工作,娶了一位中国妻子。本书就讲述了19世纪末作者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虽是亲身经历,但其中杂糅了一些传说和想象,可以说是满足了当时欧洲大众对中国的好奇心。尽管此书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作品,但是当年在影响英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看法上,所起的作用恐怕比前者更大
《亲历中国》只收入来华外国人的亲历记实性著作,包括探险记、笔记、考察报告、出使报告、书简等。内容力求客观、公允、真实,并兼顾其科学性和可读性。本书为丛书之一,托马斯·霍奇森·利德尔记录了100年前他自遥远的英伦来来到中国,从香港到山海关旅行写生。他饱览大江南北的秀丽山水,蒙慈禧太后格外开恩在颐和园逗留作画;他的绘画和文
本书挖掘馆藏档案文献史料,梳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抗战与根据地创建的历史,研究中共中央的华北敌后抗战决策、八路军总部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方略。研究晋冀鲁豫边区的政权建设和巩固,总结冀太联办及边区政府执政经验,分析根据地的法制建设与司法实践、灾荒治理救治特别是蝗灾与社会应对。探究“九干名将士入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历史壮举背后
本书收录来自中国、日本等地的魏晋南北朝史论文13篇,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评价2022年度中国、欧美等地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研究成果,如《2022年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2022年度欧美学界魏晋南北朝研究回顾》;第二部分为近年比较热门的专题综述,如《近5年来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研究综述》《六朝建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扬州老照片选粹。作为记录历史的老照片,如同珍珠一样将扬州的人文历史串联在一起,将一个个真实的片段组合在一起,将历史的五味杂陈、生活的寻寻觅觅集结在一起,让世人看到了扬州近代以来各类事件的真实模样,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扬州人的喜怒哀乐,以及风土人情的变迁。这些老照片不仅是难能可贵的历史佐证,更是扬州人共同的真实回忆。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