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综述、分述(典型案例链接)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全面地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徐汇区这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全书内容包括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再出发、人民城市建设、文化软实力、城区治理、党的建设等六个篇章,共收入56个案例、166个链接,全面展现了徐汇在经
《融光天和:情怀》一书用20余万字的散文记录了上海油画家金国明五十多年来的艺术人生经历,文采斐然,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70后油画家的情怀。全书分为十一个章节,分别为梦开始的地方、游艺寄情的青春记忆、永远的追梦者、绚丽的梦幻时空、诗意的艺术教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集藏拾贝、视觉艺术书籍的编辑者、艺术从生活中来、
中国成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作者依托二十四史,对于本纪、世家、列传等以及相关文人笔记、历史小品等凡有涉历史的文字记载作了一番钩沉探奥,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世界里,采撷能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成语近千则,以通史的框架,用成语故事的形式,叙述中华远古至清末的悠长历史。为了
本书以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为题,收录了金滢坤、仇鹿鸣等二十位学者探讨中古藩镇的专题论文。文章分为中央与地方关系、权力结构与藩镇性格、河朔割据与举族归附、文本书写与地方社会四个专题,从宏观的国家管理到地方基层治理再到微观的家庭生活,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聚焦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历史书写、交通经济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
本书将孙吴至西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墓葬视作连续变化的整体,对其进行考察,并结合既有考古学研究成果、历史文献记载和相关史学研究成果,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具体而微地诠释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文化之特征与变化。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孙吴及其后西晋时期,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在中国考古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定位,也是推进考古学研究
本书以出土文献与数字史学为题,收录了王进锋、代生等二十位学者探讨利用出土资料进行研究、将出土资料进行数字化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题论文。文章分为出土文献与数字史学专题两大块,从宏观的国家管理到地方基层治理再到微观的家庭生活,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聚焦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历史书写、交通经济等诸多领域,
《益世报》作为民国时期极富盛名的报纸,于1915年创立,1949年停刊。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天津办刊时期、昆明办刊时期和重庆办刊时期。本书是对昆明《益世报》刊发文章的选辑,时间大致为1938年12月至1939年11月,分史学边疆民族时论四部分,总共收录百余篇文。迁往昆明后的《益世报》虽不如天津时期办刊时间长,但报道内容却异
该辑刊主要收录有关《楚辞》、先秦集外诗、周代官学、《史记》《韩非子》等相关研究的单篇论文十七篇,如彭春艳《<楚辞>羌义新探》、牟歆《文字学养与诵读传播论辞赋与小学之关联》、逯宏《图腾与巫术视角下的西水坡45号墓》、马群懿《衰世重音:作为精神力量的韩非子及其历史影响以<韩非子>序的考察为中心》等。作者均为该研究领域的专家
本书为通讯2024年刊,主要刊发的研究综述如下:2023年敦煌学研究综述、2023年吐鲁番学研究综述、吐鲁番学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等等。此外并有会议介绍、纪念文、出版信息、书评、书讯、论著目录数篇。本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对学术史的梳理颇有特点,学术价值较高。稿件质量较好。
旅行者一生一定要去的100多个度假胜地淮备踏上一场新的旅程了吗?你是否期待一场未在计划之内(说走就走)的旅程?你肯定对哪个地方种草已久,去过后却大觉踩坑?世界这么大,有哪些是你未曾去过,甚至未曾想过的呢?你的度假灵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