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案例集”。 本书为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系列完结篇,讲述后晋、后汉和后周历史。936年,石敬瑭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割让燕云十六州,在契丹扶持下称帝,史称后晋。947年,契丹南下,后晋覆灭
《西夏纪事本末》三十六卷,是清代校勘学家张鉴所撰西夏史书。本书起自唐僖宗中和年间远祖拓跋思恭居夏州,迄于宋理宗宝庆三年蒙古灭夏,记载了西夏立国前后近350年间历史。 本书主要依据宋、辽、金、元朝正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毕沅《续资治通鉴》等书,兼采笔记、文集,将西夏历史总结为36个主题,包括得姓始末、统万堕城、灵
本书分为七个模块,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科技与技艺、中国古代演艺与书画等,独创“单元-故事-实践”三维结构,实现“学-思-践”一体化。
本书是一部关于汉武帝的传记著作,侧重从汉武帝的思想及其实践的角度,对汉武帝时代的内外政策和历史走向作了深入的剖析。以贾谊《治安策》提出的九大问题开篇,分析了汉朝到武帝时代由无为之治转变为有为政治的必然性,接着叙述和分析了汉武帝复兴儒学,建立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实行利出一孔的经济政策,以及征战匈奴和西域等,最后剖析了汉武帝
多米尼克·利芬教授的这本新书探讨了历史上众多王朝的君主需要具备的素养。君主需要具备坚韧的耐力、充沛的精力、准确的判断力和适度的自信等素养,当然也需要雄心、勇气和仁慈等品质。这些素养部分是天生的,但也是教育和经验造就的。婚姻策略和继承制度对王朝及其统治者也有重大影响。作者追溯了这些元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隋朝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大一统,而且创立科举制、开凿大运河、完善政治制度、营建东都洛阳,成就斐然。它造就过开皇之治的清明治世,也造成了隋末又一个动乱时期。它如风一般强劲地扫过世间万物,又如风般转瞬逝去,其流风余韵却绵延至之后的盛唐,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立足史料,展现隋朝由兴到亡的全过程,
本书完整讲述了从赵匡胤开国至南宋灭亡的300余年历史与你一起回到原典,讲述两宋兴亡。通过两宋18位皇帝的更替,文臣的风骨与武将的壮烈,展现两宋内之变革,外抵强敌的风云岁月。穿越时光,深入探索两宋的兴衰历程,感受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沧桑。摒弃二手解读,直击原始史料,挖掘隐藏在岁月深处的事实真相,领略中华文明的绵延起伏。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4年至1923年的日记,以及1911年、1912年间的旅行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菲莉丝之间情感关系的变化、一生中最炙热的一
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是中国人民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本书以大量的权威档案资料为基础,坚持14年抗
旧罗马的心脏蒙蒂是一个拥有斑斓壮丽的巴洛克建筑及古老遗迹的悦目之地,当地的居民多从事低薪职业,多年来在这里形成了一整套充满活力的社会关系。然而,在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这种关系构成的邻里文明正在逐渐被一种所谓的公民意识侵蚀。新贵带着国际大都市的浮夸风范及精心培育的民族认同感取代了老罗马的穷人,并高傲地宣称自己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