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23年12月5日在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召开的“李学勤先生诞辰9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会议文集,该书从多角度总结了李学勤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和学术思想,辑收了李学勤先生同人、亲友、学生撰写的回忆与怀念文稿,另有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对一些相关领域研究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古文字、
"李深静(1939年6月3日-2019年6月1日),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著名企业家、教育慈善家,获颁“丹斯里”勋衔,祖籍福建省永春县。幼年家境贫寒,中途曾一度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儿时卖过冰棒,长大后当过园坵经理,开过加油站,白手起家,先后创立著名的IOI置业集团和IOI集团,建立起了房地产开发、酒店、商场和棕榈种植、棕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三星堆文化及古蜀研究学术脉络的专著,分为“三星堆遗址文化性质研究述评”“三星堆文化起源与文明形成研究述评”“三星堆文化的对外交流研究述评”“古蜀历史传说研究述评”四个板块,爬梳了三星堆遗址自发现以来的考古与研究历程,对各位专家学者有关三星堆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进行评析。作者以重要学术研究为基础,结合最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旧京图说》是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下的一个精品栏目,其报道主题为:照片里的老北京。每月固定推出数期,图文并茂,图片珍贵,文字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次出版的《旧京图说二》从2016年至2023年10月的数百篇文章中精选出50篇,结集成册。书中依据皇家重地、京华胜景、历史印记、时代之变等不同主题,收集整理,呈现了诸多珍贵
《二十四史中的立德与修身》旨在从二十四史中选取与领导干部立德与修身教育密切相关的名人名言及其事迹,一方面从理论上接续古人强调历史“记事记言”传统,立足本来;另一方面从现实层面上结合时代要求突出“听其言而观其行”,古为今用的特色。全书分为(一)史料出处、(二)历史背景、(三)经典解读、(四)文义阐释、(五)现代意义这五个
本书以古代朝鲜半岛105种《孟子》学论著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朝鲜半岛《孟子》学史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等。从宏观角度提炼出朝鲜半岛《孟子》学发展史的四个主要特色,中国《孟子》学著作东传朝鲜半岛的学术历程,海东儒者对《孟子集注》《孟子大全》等经典《孟子》学论著之接受。重点考察宋时烈、朴世堂、李瀷、赵翼、郑齐斗、丁若镛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伟大实践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什么,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意义与价值是怎样的,诸如这些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
本书从“东亚”的区域史视角,对始编于江户时期的《日本史记》一书进行详细考察,主要讨论了为何在江户初期出现了《日本史记》这样一部史书、《日本史记》编纂各个阶段的具体过程,以及该阶段所完成的文本背后包含的史学思想与观念,及其中包含的中日史学思想元素、编纂的意义和影响等。结合历史语境,对《日本史记》的编撰过程和史学思想进行了
本书是陈来先生关于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文章选集。所选入的20篇文章按时间排序,从对殷商祭祀文化谈起,到对汉代儒学仁说的分析,到郭象哲学、王弼及魏晋玄学、朱子哲学、王阳明哲学、明代民间儒学、王船山哲学,再到明清世俗儒家伦理研究、近代“国学”的演变、梁启超的“私德”论、冯友兰论情感,最后一篇文章是对“五四”文化思潮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