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科百年志庆系列丛书之一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创建于1925年,是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历经抗战西迁、院系调整等阶段,1952年江浙多所高校史学家汇聚,形成周予同、谭其骧、周谷城等名家云集的学术阵容,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1980年代后,原属历史学系的历史地理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先后独立为
本书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建系100周年而编写。全书分五篇:百年历程篇、史学风华篇、桃李芬芳篇、学人风采篇、往事杂忆篇。本书为回溯复旦历史学由1925年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继而至改革开放后走过百年的历程,旨在弘扬和传承老一辈史学家史德、史识,教书育人,以及展示百年来本系在历史学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
复旦大学历史学科百年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传统,如以谭其骧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以周予同先生为代表的经学史研究,以陈守实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土地关系史研究,以章巽先生为代表的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以周谷城先生为代表的世界文化史研究,以耿淡如先生为代表的西方史学史研究,构建了复旦传统薪火相传的精神龙骨。本书以复旦大学历史
本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权构建与弘扬主题,即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作用与局限;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本书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权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权研究应
适逢复旦大学历史学科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特别策划出版我与复旦历史系友口述历史书目,邀请45位系友共同回顾与分享他们在复旦历史学科的求学经历、成长故事与人生思考。这些系友中,既有学术界翘楚,也有社会各界杰出代表,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更是复旦历史学科百年发展的生动缩影。本书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以第一视角
本书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科百年志庆系列丛书之一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创建于1925年,是中国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与教学机构之一。历经抗战西迁、院系调整等阶段,1952年江浙多所高校史学家汇聚,形成周予同、谭其骧、周谷城等名家云集的学术阵容,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1980年代后,原属历史学系的历史地理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旅游管理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1828)是西方艺术史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这一变革时期的关键人物。他的艺术画风奇异、风格多变,既有驰骋想象之作,也有大量关注现实社会的作品。 本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艺术家评传。艺术史学家莎拉·西蒙斯生动的叙述将戈雅置于西班牙历史文化背景下,追溯了戈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