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由郭尔乐创作的诗集,收录诗歌近百首。既有讴歌大自然、讴歌新时代的,也有书写同学友谊的,还有抒发个人情感记录懵懂青春的冲突和觉醒的。这些诗情感细腻,想象力丰富,读来诗趣盎然。能让人感受少年对世界的感知和思想的无边新意,带领我们用诗的眼睛去看世界,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好。聆听这些思念诗歌的吟唱,用文字表达内心深处的牵挂
《名山游访记》是一部记录了近代著名旅行家、慈善家高鹤年先生数十年游历中国名山大川的游记。本书详尽地反映了高鹤年先生58年的行脚生涯,他的脚步遍及了浙江、福建、安徽、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甚至远至东北和云南。在这部游记中,高鹤年先生不仅记录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还深入描述了
金圣叹所批评的唐代七律,其后人冠名为《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甲集》刊刻,其选录了近六百首诗。本书精选了其中三百首,涵盖从初唐到五代时期的不同诗作,其着重揣摩唐人七言律诗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形式等。金圣叹创造了“七律分解法”,将唐诗分为“前解”“后解”,分析字里行间隐藏的写作方法以及诗人的真实情思。或鞭辟入里,或借题发挥,
本书是作者多次实地考察青海省各个地区,深切感受青海的历史文化、自然风景及风土人情后,潜心创作和积淀而成的关于青海自然历史、人文风俗方面的诗集。全书内容包括“地图上的诗典:命名”“卷动的零件:物语”“江河的初唱:流水”“高处的行走:远路”“青藏的背影:人迹”“雪域的指针:低语”等九个篇章。诗句语言凝练,结构紧凑,表达富有
本书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散文集,展现了作者对白龙江畔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深刻感悟。如《春雨微澜》细腻地描绘了四季更迭带来的内心波动,《思君到老》则表达了对亲人朋友及古代女文人的深情怀念,《听风低吟》以审美的视角捕捉了舟曲大地的风土人情,《山水相逢》记录了旅途中的自然感悟和人文情怀,《烟火人间》则深入描绘了家乡的农牧生活和温
本书为“名师导读”系列图书之一。本书是鲁迅先生于1921—1922年撰写的中篇小说,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作品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
本书为“名师导读”系列图书之一。作者以“狂人”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借“狂人”之视角,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强烈批判和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狂人”思想之忧郁、多疑、惊恐,时至今日仍有启示作用。本书在保留《狂人日记》原文精华的基础上,穿插了夹注点评,辅助以“名师导读”板块,以旁批形式呈现,从时代
本书为中篇小说,是作者已经出版的小说《家长里短》的续集。继续讲述了几个家庭的家长里短,其中包括六位退休老人享受着安详平和的老年生活,旅游、做饭、学音乐、跳舞、盼孙子,他们的子女在他们的呵护下,享受充满活力的生活,同时也尽力满足着老人们的愿望。作者用朴实的文字书写底层老百姓日常相处的故事、家庭的故事,也想以此表达普通百姓
本书作者常年行走山间草径,感受四时风物,以客观平等的姿态、敏锐细腻的文笔,观察与记录人们常见却又不经意的南方野生花草,如紫花地丁、酢浆草、毛茛、马鞭草、苦楝、马兰、丹桂、油茶等,一花一记,时间跨度从春到冬,刚好一年四季。全书极富人文性,同时又有一定的科普性,附录花草的科属种、俗称、花期、果期、生长地域等植物简介。作者通
是书为秦恩复享帚精舍自嘉庆十五年至道光九年间陆续刊刻,有《乐府雅词》《阳春白雪》《词源》《元草堂诗余》《日湖渔唱》《词林韵释》六种,后汇为丛书,名为《词学丛书》,由顾广圻校勘整理,诚为良本,迄今尚未见影印。顾广圻为著名文献学家,学问博赡,尤长校书,其毕生从事校勘之业,先后为孙星衍、黄丕烈、秦恩复等延请主持校刻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