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在京设立使馆。本书作者芮尼医生即随英法使团进入北京,进驻使馆。这是中外交往史上第一次有外国使团常驻北京。从1861年3月到1862年4月,作者以日记体、第一人称讲述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从影响清王朝历史的大事件祺祥政变导致慈禧专权长达
本书初版于1905年,描述1900年至1902年间,作者在北京居住并在周边旅行时的见闻与感想。作者以西方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生动细致地记录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许多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以传神的笔触再现了20世纪初发生在北京的许多社会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游记作品。其中一个章节,她专门描绘了自己客
《陶述曾日记·耿马之行(1942)》起于1942年6月1日,讫于1942年8月2日,详细记载了作者为了民族利益,克服服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带人亲自毁掉刚筑好的公路的过程。《陶述曾日记·耿马之行(1942)》是陶述曾在云南滇西开展交通工程实践活动的亲身经历,记该日记文笔畅达、内容丰富,是一份研
大河向西 简牍中的河西历史地理 河西走廊甘肃简牍博物馆简述中国丛书
《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海洋遗产保护案例研究》内容包括南海诸岛自然地理与历史沿革,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文物保护的发端,海南水下考古与南海文化遗产保护进展,南海重要海洋文化遗存与价值阐释,三沙市岛礁文物遗存与重点文保单位,西沙永乐环礁甘泉岛的历史地位和驿站功能,华光礁一号沉船的考古埋藏学观察与南宋铜钱海外贸易,华光礁一号沉没原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是一部融合历史深度与人文温度的随笔集。全书分为三编,从宫廷秘闻到市井生活,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生动展现了清代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多重面貌。 作者冯尔康以学者的严谨与史家的笔法,带领读者穿越清代的宫廷和社会,揭秘清代的生活百态,于政治文化深层脉动中洞察历史的兴衰沉浮与人间的烟火景象
本书是《仓修良文集》的一种,收录了仓修良先生在谱牒学和历史文献学领域的论文若干篇。这些论文集中展现了作者的研究和开拓,是仓先生一生精研谱牒学与历史文献学的论文荟萃,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一些论文堪称我国相关领域的奠基之作。此外,同时收入作者的《我与中国史学史》、《我与方志学》2篇学术自述和为其他著作撰写的序言、前
近代早期英国处于封建王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重要阶段,土地是彼时英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政治权力和社会荣耀的载体。土地流转作为英国民众实现地权变革的重要方式,冲击了封建秩序,破坏了等级制度,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变迁。 本书以地权演进为线索,考察了近代早期英国民众为何以及如何流转土地等问题,探讨了土地流转与政治、经济
本书讲述了文明发端直至今时今日的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条理清楚的有关西方历史的编年体著作,在全球的跨文化背景中展露西方认同之形成,有助于我们理解今日的生活和世界。它表明,西方包含许多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并非一个固定的概念,西方的历史是一个仍处于展开过程中的故事。
生命里重要的事启蒙书正版培养孩子好好长大 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儿童教育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