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日现代文学关系”一语中的“现代”作为时间概念,限定在民国初年至1945年之间,就不难发现,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国的文学发生了广泛、直接而又密切的关联,呈现为一种高密度的交织状态。而作为日语同人诗刊的《铜锣》于1925年诞生在中国广州,继而移至日本继续发行,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杂志,就不妨视为体现
段玉裁撰《诗经小学》一书原三十卷,经臧庸摘编其精华为四卷,收入拜经堂丛书梓行于世,是为四卷本。原稿三十卷在段玉裁身后方由卢氏抱经堂刊刻问世,是为三十卷本。四卷本并非简单地删节原书,增加按语,而是经过了编订,与三十卷本同一条目往往并非完全一致,故三十卷本与四卷本二者各有独特价值,不能互相替代。本书即是对《诗经小学》二种的
本书是钱氏《国学必读》的上卷,选编历代文论,自三国以至民国。《国学必读》是钱基博1923年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教科书,既考虑了读者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各个朝代的文章,选文精审。他认为文学“可通国学之邮”,故而以文学为上卷。《骈文通义》是钱基博对骈文的综合研究评点著作,分《原文
《韩愈志》是钱基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史家直笔、以贯串群像烘托主体的方式还原历史叙述中的韩愈形象,在对韩愈诗文本体进行研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比较同侪、穷讨其源、竟别其流等方式来凸现。以韩愈为中心,辨析韩愈著述及其价值,借此勾勒古文发展之脉络。《韩愈志》以史传体例明唐代古文之学,体例谨严,别出机杼,致力精深,虽剪裁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5—2022》(第三版)是与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2》(上、下)(第四版)相配套的作品选教材,共四册。这套作品选自2007年出版,至今已经行销多年,被数十所高校使用,深受师生欢迎。该作品选依据相关文学史的思路和结构,从1949—2022年这一历史时段里,从小说、诗歌、散文、
参宿四爆发后,世界陷入了混乱。在博物馆过着平凡生活的周南,突然卷入了一场文物大案。调查中,他发现了更加惊人的秘密。他的爷爷和爸爸竟然发现了揭示人类历史和未来的神秘方程,并计划拯救濒临崩溃的文明。周南和各方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最终唤醒了沉睡的人们。人类“第二次”觉醒,开始了新生! 如果你想了解周南发现的
当意识的视角将立体的客观架构平面化之后,便隐去了实质破开迷雾,发现真相,看见不等于发现就是从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或现象中发现生活和人生的“密码”年轻貌美的警察鲁丁从警校毕业后,拜师老刑警刘镜,通过跟随师父办理一系列疑难案件,逐步增加对案件现场的认识,诠释“看见不等于发现”的深刻内涵。
本书用拟人拟物的创作手法编写了百余篇童话故事,歌颂赞扬了真诚、善良、正义、慷慨等高尚品德,鞭挞批评了贪婪、残暴、虚伪、欺诈等丑陋恶行,并利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历史故事,推陈出新地进行了二次创作,赋予了历史故事新的内涵。本选题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同时还包含了众多深刻的人生道理,是一部适合幼儿乃至中小学生阅读
本书是蔡澜先生谈交友的散文集,精选了其与金庸、倪匡、钟楚红、成龙、洪金宝等各位好友相处的文章,让读者了解蔡澜先生与好友们的交往趣事,此外可以让读者从新的角度了解当代名人。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极其灵动,妙笔生花,读者从本书中既能领略蔡澜先生豁达宽容的性格和有趣的灵魂,又能学习他通达的交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