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开篇明确提出了心学非理学,否定学界一直以来所称的宋明理学的说法,阐述了宋代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同明代心学在学理取向与社会效应上二者绝然不同;并以明代社会改革带来的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为背景,系统地梳理了明代心学流派中颇具影响的白沙心学、甘泉心学、阳明心学,以及三学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示了明
本书是一部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的论文集,主题为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主编崔延强、梁中和。本书整体内容丰富、知识领域跨度广,主题明确,选文均涉及古希腊罗马的自然哲学、物理学这一块,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关于形而上学、神学的探讨。共收录18篇文章,其中,原典2篇,分别为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新学园派关于神学问题的论辩,
当代哲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语境下,类比不仅是一种论证形式、认知活动,也是人工智能得以发展的基础理念和核心进路之一。本书采取一种具身认知立场,主张从解释功能的类比转向实践功能的类比。作者论证了类比实践模型的涌现的必然性,并基于玛丽·赫西、保罗·巴萨关于类比模型的二维逻辑构造,集中探讨了从具身
《复旦政治哲学评论》是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创办的中国第一个政治哲学博士点为学科依托,创办中国第一本政治哲学专业性学术读物。以根据中国、学术为本为学术理念,坚持纯粹的学术原则,将其办成集中展现汉语学人政治哲学研究优秀成果、汉语世界政治哲学研究中坚力量,并向世界展现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优秀成果的一个学术平台。已经在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贝特·施韦泽因提出敬畏生命的概念而享誉哲学和伦理学界。本书是施韦泽从敬畏生命这一独特视角解读中国思想史的专著,由两份关于中国思想史的手稿组成(分别完成于1937年和1939年、1940年之交),经过两位施韦泽研究者的精心整理,于1999年首次出版。 在书中,施韦泽从印度思想与中国思想
《简明元伦理学》第2版从一个概要的元伦理学历史总览与概念工具箱开始,介绍并评估了以下关键主题:第一,伦理实在:包括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道德事实,以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区别等问题;第二,伦理语言:语言表征实在吗?道德陈述表达什么心理状态?第三,伦理心理学:休谟式动机理论,以及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的联系;第四,伦理知识:直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老子《道德经》简注在汲取古今注本精华的基础上,对老子《道德经》作简要注释;下篇中国老子古典学说与西方哲学思想的视域交融凡十五章,分别对老子思想中的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政治哲学、思维特点及老子《道德经》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解释与分析。本书试图将老子的思想放到世界思想史的范畴内,通过与西方
这是一本适合全学段中学生阅读的语文课外读物。全书解构《论语》原有的篇章顺序,以新的逻辑重构《论语》章句,使其更清晰、易读。《名著原来这么好看:别样的<论语>》从生活情境入手,关联课内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和迁移应用,使其更生动、有趣。本书着重阐释《论语》的核心概念,分析孔门重要弟子的精神内核,阐述《论语》的思想内涵、文化价
《理性之美:中小学教师逻辑学手册》一书力求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识与技能结合、抽象与形象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读。通过阅读和学习,读者可以轻松有效地掌握逻辑基本知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教学能力。本书为中小学教师和师范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亦可作为中小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学习资料及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清晰认识到儒家民本思想如何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如何加速儒家文化圈影响力的扩大。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国实力,更能促进各国精神文明的交流融合,在全球价值链中创造巨大的世界价值。无论是对国际关系研究者,还是对关注世界发展趋势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