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文集,但它不只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描述,更是中国哲学创作的方法论探讨。作者一反常规地并不简单罗列方法论原则,而是反思自己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经验,从近代学术文化背景的分析入手,揭示广义的中国哲学学科从比较哲学、中国哲学史到中国哲学创作的演进程序,既肯定它对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现代学术的贡献,
这是一本针对当代大众压力、焦虑、内耗等泛情绪问题,提供情绪管理方法的心理自助书。本书由心理咨询师班曼曼老师根据多年焦虑症亲身经历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治疗经验总结撰写,给身处高压环境下的你提供实用高效的自我情绪调节方法,治愈你因情绪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受伤的内心。幽默的语言,搭配生活化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受到情绪困扰的你带
停止内化和复制厌女症 破除女性之间的有毒竞争 建立自爱与自信,重塑姐妹情谊 《女性之间的隐秘战争》旨在探讨女性之间的竞争和敌对关系,深入挖掘了家庭、职场和生活3大场景中女性之间的竞争现象。作者们提出,女性之间的竞争是一个被社会视为禁忌的话题,它常常被隐藏和否认。这种否认可能导致竞争变得有害。 作者们从历史学、生
本书针对负面情绪作了全方位的分析以及对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提供了具体指导。作者列举了多个生活中常见的使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场景,并在逐一进行分析后,给出了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法。本书由四位作者共同创作,主要作者是石井裕之,他围绕负面情绪进行了介绍,并在每部分内容的最后教大家如何面对负面情绪。另外三位作者是普通人,他们都有着较为痛苦
本书为美国愤怒研究专家端安·马丁的研究成果。作者针对愤怒这一普遍现象剖析了其根源并提出应对愤怒的十大策略。作者针对长期与愤怒之人共处、需要处理愤怒情绪两种人,指出愤怒和攻击行为的根源,帮助读者更好地从生物学、原生家庭、环境等角度理解愤怒之人,了解他们的世界观,提出多种策略以更加富有成效的方式与其互动,并了解何时逃离、避
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表达的主阵地和最前沿。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网络大国,而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居民”和最大用户群体,因此,构建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系统已成为重大时代课题。 本书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在遵循“循数而导”“循数而为”“循数而治”的大数据思维基础上,建
如果有一种现今的文化,它就只能是审美的文化。如果有人真的想提出这个问题,是否存在一个中心,那里面的现代人彼此相聚却不相知、彼此致力于相互践踏,那么他只能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审美文化就是生活的艺术,就是来自生活的一种艺术。所有东西在独特自主的艺术家手里都只是物质而已,不管是他在作画,写诗还是在生活。审美文化的核心就是:心
这是一本经管励志类书籍。本书叙事人朱建霞,1960年出生,1978年恢复高考考入南京大学,50岁开始创业,创办诗碧曼品牌,现年64岁,家庭美满,事业成功。本书主要内容是关于朱建霞如何激发50岁后的幸福人生,以至于在60岁后内心富足的活法,在众多同龄人都在面临断崖式衰老的阶段,朱建霞以自己的人生理念及实践一直拥有着持久年
《青年黑格尔》由格奥尔格·卢卡奇于1938年完成,1948年在苏黎士出版,是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成熟期之后,以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原则写成的黑格尔研究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以下四个章节:“青年黑格尔的共和主义时期(伯尔尼1793—1796年)”“黑格尔社会观的危机与其辩证方法的开端(法兰克福1797—1800年)”
本书以儒家伦理为视角,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简称“新马”)为中心,以华社、华商、文士、华校、华教、政府为对象,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了从明末至新加坡取消儒家伦理课程当年近四百年时间里,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的历史背景、阶层群体、载体、方式、途径、效果、价值观念、本土化特征及传播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