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当代著名哲学史家陈来教授多年来在宋代哲学思想研究领域发表的多篇论文。陈来教授受国际史学界认同的“内藤假说”(即“近世说”)的思想影响,指出唐宋之际的文化转向是中国“近世化”过程的一部分,认定这个近世化的文化形态是“中世纪精神与近代工业文明的一个中间状态”。故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两宋时期的哲学思想,可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其学问“博大恢宏,幽微警警”(钱穆语)。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造精神,撰著了多部经史著作,其中关于《周易》的诠释最为全面、深刻。本书将王夫之置于明清学术嬗变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四圣一揆”“乾坤并建”“占学一理”“彖爻一致”的解易原理,尤其注重他寓理学于经学之中,象数与义理、价值与知
“巨灵擘地鑱鸿荒,飞鼍碎影神螺僵。”用“巨灵擘地”来形容近代殖民帝国,不仅可以覆盖关注土地占取的旧殖民主义,也可以覆盖不占领他国领土、但致力于建立经济支配的新殖民主义。近代以来的“巨灵擘地”深刻塑造了全球与区域秩序,也深刻塑造了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术传统。本书用一系列文章记录了笔者解剖“巨灵”留下的轨迹,分为上、下两编:
本成果把中庸方法上升融入到当今跨学科创新研究的时代潮流中,从哲学方法论高度提出了跨学科研究的“取长补短”方法,助力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确立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融合互补的崭新发展方向,对AI坚守正确的发展方向价值巨大。该成果全面展示自然语言逻辑从各种角度对自然语言进行语义表征,尤其是组合范畴语法CCG对自然语言进行语义表征的“
本书以虚构的形式,记录了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希腊诸神重临欧洲,这些神灵和古代先贤每个夜晚都相聚在意大利的不同城镇,共度了七个夜晚,一起讨论他们对英国当代社会的认识。作者在狄俄尼索斯的帮助下,出现在先贤们相聚交谈的现场,并记录了他们的对话内容。这部著作在写作形式上模仿了柏拉图的对话录,以诸神及伟大思想家们之间对话的形式,探
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400年)出身于雅典名门望族,因战争中指挥失利则被流放20年,于公元前404年左右返回雅典。修昔底德以其《伯罗奔半岛战争志》而与希罗多德、色诺芬并列为古希腊三大史家之一。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半岛战争志》是古希腊经典中的翘楚之一,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有三个译本,但译文的信达雅都还不尽如人意,尤其注释不
本稿为古罗马诗人恩尼乌斯史诗《编年纪》中译本,所有翻译均为古罗马文本直译,注释为参考相关笺注本给出,均已标明出处。本稿翻译依据的古罗马文本取自洛布古典丛书(LoebClassicalLibrary)中由桑德·戈德伯格(SanderGoldberg)编辑校订的《共和国时期拉丁文残篇·卷一》(FragmentaryRepu
《日本哲学资料集》(原题:JapanesePhilosophy:ASourcebook)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发行,为英语学界最具权威的日本哲学文献。本书内容包括:导论、日本儒学及佛学思想、日本神道与国学思想、现代日本哲学(如:京都学派)、以至当代日本哲学思潮等。涉及的哲学家包括:空海、道元、法然、亲鸾、藤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敦煌所出禅宗早期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在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具体而言,运用历史文献学、校勘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着重探讨敦煌所出禅宗早期文献,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基础及社会背景、以及其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下的发展面貌,揭示它们的历史性变化的原因。对于历史文献而言,从单一要素-
克尔凯郭尔(1813-1855)是19世纪丹麦哲学家、宗教思想家、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写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生时正式发表出版的著作、完成但未来得及出版的著作以及大量的日记、笔记,共计28卷之多。他生时影响只限于丹麦,但死后因丹麦文化史家勃兰兑斯的介绍迅速扩展到欧洲,后因卡尔·巴特和保罗?蒂利希的推崇而扩展至美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