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达默尔文集”第九卷《诠释学的实施》是伽达默尔运用诠释学理解理论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对诗歌进行解读的批评实践。本书稿围绕这部著作,并参照以《真理与方法》为主体的其他哲学诠释学著作,集中探讨伽达默尔关于文学作品的诠释实践。对哲学诠释学理论构建中关于文学理解和诠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认为,“事件”“真理”以及“效果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如何塑造健全、现代的人格的问题。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为现代人格确定了科学合理的定义。并且从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深入、严密地探讨了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格的内涵。强调了现代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指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个人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和心态来应对挑战和机遇。分析了现代化
本书内容包括幼儿发展心理概述、幼儿注意的发展与培养、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与培养、幼儿记忆的发展与培养、幼儿想象的发展与培养、幼儿思维的发展与培养、幼儿言语的发展与培养、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培养、幼儿意志的发展与培养、幼儿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维护等十二个模块。
作为国内外第一部以后结构主义特征为切入点对拉康的精神分析文论进行研究的著作,本书充分再现了拉康理论所具有的批判力量。以15个论题为轴心,严谨详尽的论述辐射到拉康光辉熠熠的理论大厦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位原创性极强的思想巨人,拉康在承袭前人和同时代人——弗洛伊德、索绪尔、雅各布森、海德格尔、黑格尔、康德等——思想的同时,其
本书选取联大“闻一多神话课”的讲义,选录闻一多爱徒陈梦家教授对古代信仰活动“巫”的讲解,并将吴晗教授的山海经神话系统研究作为补充,成为一部完备的神话通识读本,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基因以及奔放瑰奇的想象之美呈现于眼前。
本书重在阐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不同时期的思想及其内在联系与区别,从总体上把握理论家的思想性质,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理论问题的内在逻辑,进而揭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规律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理论效应和实践效应,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史、传播史及其在中国的理论效应和实践效应。
纵观哲学史,形而上学式的知性思维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环节,辩证思维则是在知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下,再向思辨思维进展。本质上,辩证法要求将知性作为肯定性的前置环节,将其包含在自身之内再完成对它的超越。如是说,知性思维和辩证思维、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关系。本书旨在重新反思和评估马克
本教材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教材设计了六章内容,第一章为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概述,第二章为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第三至六章为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指导,科学地阐述了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涵盖了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技能。
本书是洛伦佐·瓦拉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439—1440年间。1517年,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等人的运作下,作为讨伐罗马教廷的“檄文”,该书和《九十五条论纲》一道,首次正式出版,随即在西方社会特别是在反教廷阵营中产生巨大反响。此后,该书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而成为名垂后世的世界性名著之一。作为一部证伪作品,瓦拉
本书于2015年03月收入涵芬书坊译丛,2021年08月收入汉译名著,2023年年底收入汉译名著120年珍藏本。本次根据汉译名著120年珍藏本要求进行内文的版式调整,并且重新校对一次,以高品质的图书出版。古希腊宗教中没有独一无二的神,也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没有圣经,不许诺永恒。它展示给世人的是神话,还有文艺作品如诗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