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要做的工作是,通过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政治制度,帮助人们恢复自然良善(naturalgoodness)。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制度才是健全的呢?这就要追问一个核心问题:正义与合法的政治秩序及其基础是什么?《社会契约论》所有其他的问题均是从这里生发出来,并与之关联在一起的。尽管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也花了大量
本书立足媒介学视角,开创性地审思老学。努力将《道德经》中所涉及的门、路、树、土、江、水、器、屋、言、名、礼、乐、人、镜、依、衣、食、舟、车、玉等生活中的媒介,借鉴德布雷的媒介学方法,探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是如何形塑着我们的生活,勾连着我们的意义世界,从而建构起社会、技术(媒介)、文化的媒介域,让我们如其所以地生活与思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结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哲学著作。上卷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即理”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中卷收集了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阳明心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附有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
绍兴古城内有一座文化名山,因长满蕺草得名,树木繁盛,花草葱郁,清幽典雅。晚明学术大家刘宗周长期讲学于此,经由他创设的学派称为蕺山学派,他也被世人尊称为蕺山先生。刘宗周生活在晚明时期,嵇文甫先生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那是一个动荡时代,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代。照耀着这个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分披
本书以18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和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进行传播史的梳理与研究。主要追循俄罗斯汉学发展史的脉络,按照俄罗斯汉学起源、发展、兴盛的时间顺序,以俄罗斯主要汉学家的学术成就为线索,在浩如烟海的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文献中,探究中国哲学典籍在俄罗斯的传播轨迹。俄罗斯哲学典籍在俄罗斯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本书认为,中华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哲学,体现了存在论、意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活智慧,“执中致和”是其核心理念和方法论原则,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灵活性。从解释中国人的生命表现和核心价值诉求开始,本书深入阐明了中华民族对生活哲学的热爱、探寻,总结了中国人的主体性特征,彰显了中国人的时务意识。
全书共分6卷,卷一,世界之思,23篇。卷二,历史之思,40篇。卷三,社会之思,23篇。卷四,文化之思,27篇。卷五,智慧之思,43篇。卷六,36篇。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辨析,重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等等之外,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对当前学术界和社会上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作出回应,如对中国传统文
企鹅兰登的“镇社之宝”历时20余年,全球狂销400余万册!《伟大的思想》的传奇故事始于2003年德国乡村一个破落的小火车站。出版人西蒙·温德尔注意到,在火车站的小卖店里,在棒棒糖和塑料玩具中间,夹着尼采和叔本华的德语短篇集。而当时的英语出版界,还不曾有一套囊括重要思想家杰作短篇的丛书,一年后,企鹅精挑细选,将一套“伟大
本书是伽达默尔著作集的第4卷,是作为“新近哲学II”子标题出现的,紧接第3卷“新近哲学I”,是第3卷的续篇。本书共收录论文37篇,主要是作者在诠释学研究过程中所撰写的多篇小论文,这些小论文几乎见证了作者自己在探究问题证据的整个过程。因此,这些小论文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反映了作者关于哲学诠释学的思想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反映了
本书是伽达默尔著作集的第3卷,是作为“新近哲学”子标题出现的,共收录论文28篇,主要针对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研究论文。它的出版对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在我国学术界的传播和推广,对于我们理解和前瞻当代德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主要精神与发展趋势,对于推进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都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