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观念(autonomy)是康德实践哲学乃至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基于此观念确立普遍性的道德法则,进而保证每个人的尊严与平等自由,是康德终其一生的价值理想与追求。通过它,康德亦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德规范性证成路径。这条路径也成为现当代学者探究道德—政治哲学问题不可绕过的一座“高山”。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回过头去,深入
《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史的解读,有一些非常新颖的观点和发现。它不再围绕知识的研究和方法理论的阐述,而是结合诸子百家不同的思想立场,按照时间发展的线索将中国哲学里的精神和德行的修养功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本书从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哲学史,深刻地探究了中国哲学史的奥秘。全书既引用原典,依经解经;又借用今人的理论,来阐发
本书是《心理学》(第3版)的修订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书有机整合了“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建构了一个由绪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发展理论,认知理论
本书为河北工业大学全校通选课配套教材,本书内容共分九章,内容包括自然衍化、科技革命、科学技术、创新思维、大学生科研技能训练、创业、论文写作、优秀作品展示等。将先进研究成果、科研技能训练与创新思维结合到一起,并融入古今先贤的思想智慧、创新的故事,坚守与持之以恒的探求精神等。本书激发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问题中发现,促进他们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佛、道等宗教文化的影响,同时,传统法律也规范、形塑、影响着宗教行为和宗教规范。本书以道教戒律为中心,探讨宗教规范与我国传统法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唐代的律、令、格、式与道教戒律的互动,逐一梳理,从每一个具体的法条在细节上诠释国法与教规的相互影响。比如,国法调整的多为涉及刑事方面的重
《大学通》与《中庸通》为胡炳文晚年精粹之作《四书通》之二种,上承《四书章句集注》,下启《四书大全》,乃宋明四书学衍化中至为关键的一环。是书成于泰定甲子(1324),后三年冬,始委令建阳书坊刊行,天历二年(1329)终成,此即建阳余氏勤有堂初刻本,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初纳兰性德编选《通志堂经解》,《四书通》《四书通证》
本书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从苏东坡名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中,你觉悟到什么;人应该为什么活着;人生应该怎样活着:活出本真的自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想你所想、做你想做、爱你所爱;真善美,人生的自我需要;幸福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等。
本书分为头脑心智、身体心智、场域心智三篇,内容包括:有创造力的人永远不会灭亡、跟你的Boss聊一聊、要去爱不要去斗、敬畏宇宙是智慧的开端、大自然是我们原本的家等。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精编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选其精华并附通俗漫画辅助理解阅读。全书深入剖析与研究了人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不足情结,提供了克服自卑心理,从而化自卑为动力、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优越、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涵盖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
本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对话内容涉及到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堪称古希腊思想的集大成。书中关于正义、社会公理、国家治理等众多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全书共十卷,探究了公道正义、卫国者的教育、教育的效能与领导、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哲学家的培养、政体、艺术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