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哈贝马斯年届九十之际对自己哲学历程的反思和整理,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观照而不失细节的哲学自我总结,也是一份难能可贵的学术自传。哈贝马斯早在十年前,接受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的邀请,精选其一生哲学研究的五个最重要的领域,出版选集,全面呈现其思想体系。这五个主题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哲学根基,在更广泛的社会理论语境中都各有一
本书着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乌托邦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大的层面展开,研究时代潮流、民族文化传统和个人因素对车氏乌托邦思想形成的影响,分析呈现这一思想的文艺表现形式,探讨其对俄国知识分子、俄国革命运动以及后世的影响,并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现代性危机阐发其现实意义。
本书共分三大专题:“物论与中国古典形上学”,7篇论文着重探讨自上古至明清时期,中国哲学思想中的“物”的观念;“古典思想研究”共6篇,从古今中外不同视角讨论某一哲学命题;“青年儒学论坛”收3篇研究生论文,展现当代儒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本书既有关于儒学在当代发展的探讨,也有扎实的经学考证研究,既有对西方古典文教之名家解读的翻
本书是莱纳·福斯特获得莱布尼茨奖的重磅之作,也是其学术历程上的里程碑作品。宽容概念在多元化社会中扮演着中心性的角色,因为它表明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既让各种信念和实践活动间的对峙得以存在,同时却也让此对峙得以缓和。这是由于宽容基于在冲突中并存的根据,而这种并存却是在始终持续着的意见分歧之中的。
本书包括《老子》全文,《庄子选》内容包括完整的内篇七篇,选杂篇一篇。二书均为道家经典,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老子》相传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通行本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称。《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
本书的特点是“大字”并“标注汉语拼音”,适合大小读者诵读儒家经典,对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经典古籍具有较大的作用。《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本书收录四书中的《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全文,底本采用《阮刻十三经》注疏本,采用“大字”并“标注汉语拼音”,适合读者诵读此儒家经典,对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经典古籍具有较大的作用。《大学》、《中庸》均出自《礼记》,《大学》阐述了循序渐进地提升修养、完善人格的层级,为“初学入德之门也”。《中庸》则阐述了中庸、至诚等
本书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
本书《潜夫论》原文据各种善本及古籍引文与异文进行勘定。其校记将现存最重要的七种版本之文字异同全部呈现于读者面前。其集注广采前贤之说(除了全部录入湖海楼本之汪氏笺,还录入了汪继培、王绍兰等稿本之校笺),同时又以经史诸子会考的方法进一步考释原文中的疑难之处,对《潜夫论》作了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注释,力求辨明书中所记史事之原
本书在柯恩逝世之后才出版,被视为他“最成熟的著作”。全书分为22章,从“上帝的独一性”开始,柯恩以专题的形式分别选取犹太教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如创造、启示、赎罪、律法等等展开讨论,最终论证了犹太教不仅可以作为理性宗教的源头,而且可以与理性宗教并行不悖、共同发展。柯恩将其前期的哲学思想融入了其犹太思想之中,哲学的理性与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