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是范光棣教授于1966-67年夏威夷大学博士论文,是他努力理解维特根斯坦的结果。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和对比他早期和后期的观点来寻求对他哲学概念的一个清晰的理解。他陈述的方法是先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阐述和“解释”,然后在对他后期哲学概念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对他早期和后期的观点进行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维
本书为才让太、朝告才让主编《苯教研究论文选集》第二辑。作者对2006年至2017年11年间国内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以苯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因研究人员的阵容进一步扩大、重要史料的发现促进学术发展、对苯教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苯教研究趋于文明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研究、象雄文明研究成为学术热点,论文质量和数
本论文集共收录24篇论文,其中,两篇为汉文,其余22篇为藏文。内容涉及藏传因明的历史演变、文本截至目前,《藏传因明研究》共出版6期,此论文集为第7期。此论文集共收录28篇论文,其中,5篇为汉文,23篇为藏文。其中不少作者为该领域权威或著名的专家。此论文集内容涉及藏传因明的历史源流、文本分析、教学特点,以及藏传因明学内在
该书稿选编了阿旺泽仁扎西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较有影响的藏学论文13篇。其中《试论更敦群培中观哲学思想》《更敦群培学术思想中的文化自信探究》《更敦群培中观哲学思想研究综述》《更敦群培学术思想中的“无偏见观”》系研究藏族著名学术大师更敦群培思想的重要文章,在学界有一定影响;《佛教
《湖湘红色家风故事》由《湖南红色基因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和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组织编写。书稿约20万字。书稿以中国革命史上的红色人物的理念和方法为例,介绍了他们或在革命战争年代、或在和平建设时期,以书信、以言行、以戒律等方式,确立和传递优良家风的故事,彰显他们从严治家、公私分明、严守纪律、廉洁奉公、身先示范、立记成人
这是一部学术论文集,收录了专家学者关于墨子文化的较新研究成果,如《兼爱逻辑论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墨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中国历史上的墨家军》《墨子“三表”哲学思想的实践性》<墨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刍议》<墨子思想文化的精髓》《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兼论东鲁与西鲁的关系》等。内容包括墨
本书共分为四章:北京道教文化、北京佛教文化、北京天主教文化、北京伊斯兰教文化。本著作在循缘论道中力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分析研究,且突破北京通史的框架,以凸现北京宗教文化的特征,尤其注意以北京宗教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基本线索,来概括出北京寺庙观堂文化、宗教礼仪节日文化、宗教艺术文化、宗教饮食文化
本书内容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描述佛祖怎样给大众传佛的故事;第二章讲述佛的本质及其内涵;第三章讲述大师们如何领悟佛教思想精髓;第四章讲述译师翻译印传佛经的故事;第五章讲述当时藏区各时轮流派的情况。
本书主要记载了藏族传统学派的的创始人生平事迹、历史发展、主要内容等,作者以宏观的视野层层解释复杂的理论,故颇受藏学研究着喜爱。该书的出版对于藏族传统文化及其流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共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包括“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每章各节均由“学习导航”“知识梳理”“自主演练”“课堂延伸”四大模块组成,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感悟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