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今《论语》诠释中所存在的各种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本书选取《论语》中最能体现其根本思想且历代有着不同诠释又为当今学者最为关注的重要概念和论题,以朱熹的诠释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朱熹的诠释与汉魏诸儒的异同,以及清儒的诠释与朱熹的分歧与相通,不仅对当今各种观点的来龙去脉作出梳理,而且对其相互差异和矛
本书为国际著名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的新作,是我馆2021年出版的安乐哲所著《AConceptualLexiconforClassicalConfucianPhilosophy(经典儒学核心概念)》一书的配套用书。本书用英文写就,作者首先在“阐释域境下的儒家自然宇宙论”一章中综述对儒家典籍、核心
本书是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简·艾伦·哈里森阐述神话仪式学说的经典之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古代希腊的宗教、仪式、庆典以及由此衍生的悲剧、雕塑等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进一步厘清了古代艺术与原始仪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哈里森指出,与其说艺术模仿了现实,毋宁说艺术和仪式一样,都是对人类情感
本书是一本回忆录,作者克里希纳通过个人回忆,描述了他与主人公克里希那穆提在众多会议上的接触,以及对维玛拉·塔卡、阿秋·帕瓦尔当和拉塔·布尼尔等与克里希那穆提关系密切等人的访谈,介绍了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与生平。全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由与克氏关系密切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寿、精力十足一直都是传奇。她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她几乎没有请过病假,在70年的岁月里,她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令人惊讶、安然自得地生活着。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一次让我们走进英国皇宫的大门,揭开女王非凡的饱满状态背后鲜为人知的法则。本书通过广泛研究,揭示了女王标志性的23
所谓自我肯定感,是指真正意义上认可自己的价值,不是只对自己优秀的部分的认可,而是对真实的自己的肯定。 作者从自我肯定感的定义、要素、影响条件、培养方式等方面,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出培养钢铁般自我肯定感的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具体实操的方法和应用案例,帮助读者放弃自卑心理,拥有直面挫折的勇气。
本书从10个人生关键词出发,讲述10位古今哲学家(萨特、奥古斯丁、柏格森、荣格、尼采、弗洛伊德、斯宾诺莎、康德、列维纳斯)的思想体系。为了更有针对性,作者对哲学家的代表作品进行细读,包括《忏悔录》《尼各马可伦理学》《寻找灵魂的现代人》《悲剧的诞生》《梦的解析》《创造进化论》《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学》《总体与无限》等,用
钱穆离开大陆后,撰写了多篇论述中国传统学术之独特性的文章,《中国学术通义》即此类文章之汇集,收文十四篇。 书中,钱穆以通儒眼光,对中国史学、中国文学、儒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做了通俗易懂的概论式评述,指出:中国学术自有独特性,其重人尤过于重学,重内尤过于重外,重道尤过于重艺;吾人非了解中国学术之独特性,无以了解中国
《新续嘉兴藏·玉琳通琇禅师卷》是《续嘉兴藏》收集的有关清康熙以后系列禅宗祖师语录中的一种,收录有《大觉普济能仁玉琳琇国师语录》(七卷)和《敕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塔铭》两种文献。七卷本语录收收入《乾隆大藏经》,是为本次整理所用底本。玉琳通琇在中国佛教史特别是中国禅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振衰起弊,维系了禅宗的命脉。本次整理出版
本书是一部用现象学直观与先验论演绎的还原方法,研究神话理论兼及神话学逻辑史的学术专著。本书的讨论始于对神话学理论的经典概念所规定的神话现象的经验性直观。通过神话概念在理论使用中凸显的叙事对象—题材内容规定性与信仰意向—体裁形式规定性的二论背反,指出神话概念的内部矛盾起源于传统神话学对神话实践的理论遮蔽。通过直观神话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