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一生不懈追求哲学创新,其丰富的哲学遗产必然产生多方面的体认与阐释。本文立足高清海本人的哲学立场,依照高清海哲学研究自身理论演变轨迹进行了大量的文本考察,最终认为高清海提出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他哲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是20世纪中后期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
《渔樵问对》是邵雍的名作之一,全书原文仅五千余字,但其从天地宇宙之道谈起,把中国文化体系对世界的认识,加以哲学化的高度概括。最难得之处在于他不但有务虚的理论总结还提出了观物处事的具体应用方法并详细解说,即:以不我物之心,以物观物。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国内外学者在认知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比如神话图像与权力的建构、神话思维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关联、神话与生物社会学之间的关系、神话与文明起源等等。通过对国内外认知神话学前沿性成果的研究,书中深入阐释了神话理念与神话思维对于人类认知系统的塑造性作用,以及认知世界对神话理念的继承与编码。
本书中每一章都有不同的练习、分享、活动和游戏,可以帮助训练成长型思维技能,学会怎样设定目标,应对风险,拥抱挑战,改善与家庭、朋友和老师的关系。
本书里有妙趣横生的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各种各样充满挑战又十分有趣的写作、实践与互动。这些知识和活动会帮助青春期之前的女孩培养自信、坚韧、勇敢的积极心态与性格特质。八大板块告诉女孩什么是成长型思维,详解人脑的可塑性,引领她们认识到思维的强大,教会女孩与恐惧同行,让她们知道人无完人,给她们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力量,也向女
本书分为两部分,收录了《关于自我的分裂:概念的历史》《分裂、处理丧失和边缘状态》《分离和分裂》《真狼和假狼:在复杂临床病例中交替进行压抑和分裂》《自我的分裂与虚拟现实》等文章,试图带领精神分析学科的学习者深入“自我的分裂”。
晚清修身治学类笔记颇为流行,内容多为时人要存之笔端的应世准则。《晚清修身治学笔记五种》辑录稀见修身治学类笔记五种:《处世心箴》二卷、《省身录》十卷、《教士迩言》三卷、《志学续录》三卷附录一卷、《论学述闻》一卷。五种笔记多从治己出发,推及治家与治学。《省身录》与《治学续录》重“治己”,从儒家经典中总结为人处世的标准,兼有
本书分基本观念篇、专业成长篇、育儿实践篇三部分,内容包括:“爱一个人好难:中国孩子的感官发展之路”“触觉:情绪节拍器,认知发动机”“前庭平衡觉:感官司令部,感觉平衡器”“零的焦点”“抓周之惑”“两小无‘猜’”等。
本书主要介绍了结构主义神话学的主导思想与研究范式,同时展示了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本书采用理论介绍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结构主义神话学理论演变的轨迹,同时以详实的案例展现了该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和变化情况。
本书是对当代中国口承神话的传承与讲述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的结果。依据来自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集中探讨了以往研究中很少关注的问题,生动地展示了古老的神话如何在当下语境中被讲述和表演,如何被人们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传承和建构,并揭示了神话与中国社会、政治、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