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精神的感性知识”是黑格尔对艺术的最高规定,概念的自我规定在不同层次上的展开决定了艺术的不同功能:既包含了在《精神现象学》中引导个体意识上升到科学立场的真理性功能,又指向了实在哲学中唤醒个体不断反思和认识到自身自由本质的美育功能。黑格尔认为,传统美学的各种形式均已无法容纳艺术的新规定——对人类在世界历史中逐渐形成的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省哲学学会主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实行规范的审稿制度,由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审,并分配给专家匿名评审,择优录用。《德国哲学》从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共联合出版了20期,
本书结合社会的变迁,以及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条件及设置方面的变化,从不同国家与背景的分析师的视角,对弗洛伊德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做了批判性的分析与探讨。如对时间、费用、试验期的约定,对自由联想、阻抗、移情的使用与分析等,甚至对于如何定义治疗的开始,从过去到现在也有了很不同的考量。
中国实学研究会(英文名:ChineseSocietyofShixue)成立于1992年10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自愿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实学研究会团结、组织海内外热心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促进海内外学术交流,对中国和亚太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这历史就是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应用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贯彻历史进程的是一条明显的逻辑主线,即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尤其是改造人类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专题:1.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政治和哲
为了清晰认识西方新萨满教,该书从萨满教在西方视野中的变迁、新萨满教的产生、发展、类型、特点以及其影响六个部分对此展开阐述。本书将萨满教“重置”到发生的历史情景、社会思潮背景当中进行理解,追溯西方新萨满教流行之前,传统萨满(教)在西方社会形象的变迁。然后,就西方新萨满教发生的社会情境进行了考察,发现它与西方社会20世纪五
《大哲学家》是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存在主义哲学框架,也突破了哲学史的编年史写作方法,而是以哲学家著作的独创性和相似的思维方式为取向,将世界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哲学家划分为思维方式的创造者、思辨的集大成者和原创性形而上学家三种类型,
如今,在一个被称为由资本的抽象结构所构筑起来的现代生活围城中,对《资本论》及其手稿如何解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如齐泽克担忧的那样,人们始终摇摆于两种思维之间:达沃斯式(Davos)与阿雷格里港式(PortoAlegre)。前者在资本围城之内尝试去说服世界和他们自己,后者则声张资本主义全球化并非我们的宿命,宣告另一个世
本书从方法论关键词、节点问题新探、研究个案举隅三个方面呈现作者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基本议题的多年思考,涉及历史学如何求真、中国近代转型怎样考察,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演进的脉络等问题。
本书旨在深入研究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全面分析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揭示该理论提出的必然性;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空间地理学、环境伦理学、过程哲学等流派的生态正义理论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剖析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