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是美国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对确立美国本土文化、塑造美国精神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他以文化宣言的方式提出并阐发了美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个人主义,从理论上确立了以个人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美国文化。本书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和文学成就入手,分析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追溯其理论根源及其在美国文化环境中的流变,
家学育人智慧36字
《全真道研究》第十辑共收11篇文章,均是运用了新材料、新方法且富有创见的文章,代表了当前研究全真道的学术前沿。所收录文章主要关注了王重陽全真修行之道、全真教與趙復北上時代的儒學格局、明代南京全真道士尹蓬頭考、道教女丹在明清時期的發展、嶗山道教在中國道教史中的地位等内容。作者为各高校研究全真道的知名学者、青年学者。
全书分为五集,共27节,每一节都是一个不同的主题,分别从生活、情感、职业、成长、教育、认知、心理、生命各个方面探讨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用最精炼的语言深入解读这些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原理。 希望以此帮助读者把人生的“?”变成“!”,真正做到“生平所学,为我所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走出本该属于
《阳明语录》作者高邦仁将王阳明智慧反复拆解、整合,体悟、应用,历经将其由厚读薄再丰厚的心学探本溯源过程,最终加以修订。以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方式,摘取现代人关注的,对做人行事、解決现实问题有帮助的至理箴言,回答了“什么是本体、一'”“为什么致良知、格物”“如何洞察私欲”“如何解决今天的问题”等追问,并对母句加以注解﹣言辞简
2007年以来,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协同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大学等多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以“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多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为依托。进行了关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三轮国家调查(2007年、2013年、2017年)与四轮江苏调查(2007年、2013年、2016年
美、崇高和优雅是美学权力的三个原则:美取悦,崇高启发灵感,而优雅魅惑打动我们。与之相应的三个创造性策略是:模仿、创造和适应。美抵抗畸形与不和谐,崇高对抗平庸和卑微,优雅对抗崇高有可能带来的暴力风险。 在梳理和分析朗吉努斯、伯克、康德等人的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巴尔迪纳?圣吉宏借助精神分析重建了美与崇高概念的谱系,将传统的
《罗夏墨迹测验:理论与技术》一书,系统讲述了罗夏墨迹测验的发展历史、施测方法、分析要领、数据统计和报告写作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并为心理咨询和精神医学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心理和精神医学的临床评估参考。书中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罗夏墨迹测验案例及与之相应的督导解析,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广受赞誉的罗夏墨迹测验在实践中的应用。
纵览马克思一生的重要文本,从其博士论文直到《资本论》,很少有概念像“对象化”这样,用法、含义、性质几经变化,却贯穿马克思哲学探索与经济学批判的全部历程。就概念来源而言,马克思的“对象化”直接来自青年黑格尔派的费尔巴哈,又与康德的“对象”概念、黑格尔的“对象性”概念紧密相关,是一个德国哲学语境独有的概念,体现了马克思自德
青年是马克思形成和发展其哲学思想的关键时期,这其中蕴含着诸多待解之谜。本书立足青年马克思的重要文本,着重考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出场语境及其内在逻辑,分析马克思对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的内在批判,探究青年马克思视角的转换与主题的深化,主要从“思想起源”“法哲学批判”“政治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思辨哲学批判”“现代性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