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学科发展史编撰工程”的结项成果。本书共十一篇,从学科发展概论、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心理学期刊发展历程、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心理学社团组织建设、历代学人、优秀学子、回忆录等方面,介绍了河南大学心理学学科从1924年中州大学教育学系心理学课程的开设至今,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本书聚焦浙江儒学这一积淀丰厚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首次以通史的形式对浙江这块历史上儒学发展高地之薪火文脉的系统梳理和阐述。按浙江儒学不同发展时期分为五卷,具体为汉唐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近现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儒家的礼乐制度与政治中正、儒家的经典诠释及现代转化、修身以俟命——儒家人生哲学的命运观、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理论建构与逻辑发展、人性之有无与善恶:由孟子之辩引起的思考、天人合德:性善与成人、新文化运动缘起的本事和认定、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兼以此题纪念静安先生逝世九十周年等。
本书讲述的是加拿大传教医生和他们在中国出生的孩子(传二代)交织在一起的生活。1941年至1945年,他们作为“敌国侨民”被日本关押,从此生活和使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日本人在中国关押了13000名平民,其中有300多名加拿大人。探讨了在日本占领中国期间在中国工作的加拿大传教士小团体的经历,他们深受加拿大加入太平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一方面以建立有效的网络空间规则,指导青少年****为主线,基于多学科视角,梳理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不良信息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索,有助于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深层次理解不良信息问题;另一方面探析了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并分析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在
本书系儒学文献大型丛书,旨在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儒学文献及其史料。所收典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分为“经解典”“义理典”“志传典”三大类。“志传典”共32种584卷,收录了孔家家史、儒家礼仪、年谱、学案、总传等著作。
本书系儒学文献大型丛书,旨在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儒学文献及其史料。所收典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分为“经解典”“义理典”“志传典”三大类。每种书的版本均精心选择,标准是内容齐全、文字清晰、版本价值高。“义理典”共38种,收录了汉以来儒家学者阐释儒学经典的著作。
《永远跟党走(我听亲人讲四史)》以学生家庭几代人的家风故事为载体,讲透党领导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大道理,阐释与弘扬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精神。抒发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之情。
本书是对一百个现象级心理常理解析,包括了安泰效应、延迟满足效应、詹森效应、缄默效应等,对现代有助于人们科学理解心理现象,正确评价自己,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学习好心理学,有助于了解自己、加强自我修养。心理学知识对于自我教育很重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压力普遍过大,这个时候推出这本书,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了心理学
治愈是一件经年累月的事情,每一次改变都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探索。 ·为什么害怕接听语音电话?·为什么遇见熟人习惯绕道走?·为什么总是迟到却下次依旧?……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改变建立在全然的自我接纳之上。看到自己本来的样子,诚实面对自己,是改变发生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