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邮票为载体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文化史作品。每套邮票诞生的背后都包含着一个个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故事。本书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分别选取了文学、戏曲、园林、木版年画、传统手工艺、邮票极限片、邮票出世纸等几个文化切面,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轶事,深挖每套邮票背后的诞生历程以及鲜为人知的趣味故事,并以大量
本书作为纪念李端棻诞辰190周年与吴雁南教育活动的重要研究文集,深度挖掘并全面阐述了李端棻的生平轨迹、教育改革主张、戊戌变法中的作为以及他的主要行政贡献。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首次系统性地探讨了“端棻后学”的深远影响与卓越贡献,对此,知名历史学家冯祖贻先生指出,“端棻后学”概念的引入,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的时空维度,更
本书是关于学校记忆研究的国际教育史学年会的学术论文集,集结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土耳其等多国著名大学学者的关于学校记忆研究的论文。该书稿集中展示了国际教育史学界关于教育记忆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本书的翻译引进,是我国第一部介绍学校记忆理论与实践的图书,对教育史学的发展以及教育史研究等均有一定
李经梧(1912-1997),20世纪中国一代武术大师。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在8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经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商人到武师的转变,却如水流随势,坦然应世,从极显到隐于北戴河,都表现得波澜不惊;他本是民间拳师,却积极协助政府推广简化太极拳,突破门户之见,把《太极
《清代书院课艺选刊》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清代书院课艺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VJX095)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书院课艺,指书院生徒考课的试卷,也叫课作、课卷。现今存世的书院课艺,皆为清代作品,估算起来,其数量应相当可观的。但因课艺皆为生徒所作,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历来很少受到重视,往往任其散佚。而正是这
全书图片由中国外文局欧亚传播中心提供,精选中巴交流中饱含时代高度和生活气息的图片,涵盖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传统民俗和日常生活、现代城市和科技、中巴合作项目成果等方面,给观众直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共鸣。文字由中国外文局欧亚中心等权威机构撰写、审定,葡萄牙文由中巴两国资深专家翻译定稿。在中巴建交50周年和G20峰会举办
《社会中的体育:问题与思辨》是国外体育社会学专业的经典教材。该书综合全面地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相关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辨性的讨论。教材内容丰富有趣,且能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自1978年初版以来,广受好评,多次再版,本次引进的是最新版第12版。新版在第11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新更换的内容、图片和示例均体现了时效性
本书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讨论了体育问题,认为体育和现代社会休戚相关,没有体育,现代社会无法想象,没有现代社会,体育也无法想象。体育的现代化程度和现代社会的体育化程度相当。本书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现代体育以及体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包括公众对体育的热情、体育英雄、极限运动和风险运动、兴奋剂等等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体育现
本书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体育社会学进行了阐述,分别从体育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影响和驱动力、社会中的体育、理论重点、应用的可能性和极限等等出发,对体育社会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本书既适合作为本科生课程的体育社会学入门教材,也适合作为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学习体育社会学的硕士课程教材。与同类型的著作相比,本书理论性较强,以清晰、紧